kill sharing
黃顙魚春季綜合防治回盛方案
閱讀次數:1497 發布時間:2021年04月16日
一年四季在于春,春季是做好池塘養殖開局的重要時節。歷經漫長的冬季,魚類不僅會出現體脂消耗、體重下降的情況,而且機體功能和免疫力減弱,抵御環境變化及敵害生物的能力變差。早春的池塘水溫較低,但因處于上升通道,浮游生物、寄生蟲及各種微生物開始萌發、群落生物量及種群數量劇增。最常見的疾病有肝膽病、寄生蟲病、水霉病、腸炎病。病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黃顙魚的養殖成功率。根據上述魚類及環境特點,提出春季養殖“八字訣”—“降水、肥水、增氧、少喂”,既緊要、綠色、高效,又簡易、經濟的管理措施。
1 “降水”—水位管理
2 “肥水”—水質管理
3 “增氧”—溶氧及增氧機管理
4 “少喂”—投喂管理
3月中上旬水溫上升至15℃左右,殺蟲消毒。
第一天,晴天,拋灑紅片一號/新紅片一號改底,底部殺菌防“纖毛蟲”;
第二天,潑灑復合碘/優綠環凈,水體消毒,防止感染“水霉”、“鰓霉”、“爛鰓”、“爛身”。
3月中下旬水溫升至20℃左右肥水補菌。
第一天,晴天,培藻膏+速補鈣加磷混合潑灑;(池塘氨氮亞硝酸鹽正常,如果偏高,則肥水前期先使用氨消+新亞硝消)
第二天,中午潑灑益盛EM菌,開增氧機1~2小時。
3月中下旬投喂。一餐(投喂率上升至0.5~1.0%),維持7~10天(視水溫定)。
小結
①3月份投喂過猛,會導致4月份魚病爆發,死亡率高;
②經常測水(早晚PH值、亞硝酸鹽、氨氮、溶氧、堿度、硬度),根據數據和天氣情況酌情安排生產,不脫節;
③勤開增氧機,投料前30分鐘開(根據天氣和早晚搶食情況,調整當天投喂量,不超過1%);
④降水、肥水、增氧、少喂。
4月水質底質管理
(1)4月初4--5天改底、殺蟲、消毒。
第一天,改底+清鰓。拋灑紅片一號/新紅片一號,潑灑泱盛解毒寧活水;
第二天,消毒(復合碘、優綠環凈或者盛荃)。
(2)內服:盛弗康+肽酶激安+盛維康拌料,投喂5天,投喂率1% 。
(3)肥水補菌:潑灑培藻膏+速補鈣加磷。
(4)5——7天后投喂率上升1.0~1.5%。
小結
①清明節后,地熱上升快,易“返底”、“轉水”,魚體易感染“原蟲”;
②定期拋魚檢測前一階段魚的生長速度,投料是否合理;
③鏡檢寄生蟲、真菌、細菌,解剖內臟檢查“肝”、“膽”、“胃”、“幽門囊”、“腎”、“脾”、“腸道”健康狀況;
④測水(早晚PH值、亞硝酸鹽、氨氮、溶氧、堿度、硬度),根據數據和天氣情況酌情安排生產,不脫節;
⑤勤開增氧機,投料前30分鐘開;根據天氣和早晚搶食情況調整當天投喂量,但總量不超過1.0~1.5%;
⑥加強內服,增強體質;勤改底肥水,保持藻類活力,增加水溶氧,提高生長速度。
新華星二維碼